0%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

​ 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民歌诗人)一般指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 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藏传佛教格鲁派大活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康熙四十年(1701年),陷入拉藏汗桑结嘉措的冲突。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终年23岁。

​ 仓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

仓央嘉措: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生死来句读

雪花把天空飘得很轻,轻如风中的爱情,被诗歌埋没了一生的人,黎明前又重新回到了想象中。——仓央嘉措

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生死来句读”这句话不是仓央嘉措说的,是台湾作家简媜在其散文—《四月裂帛》里,对爱情的深切体会,但这句话用来概括仓央嘉措的情路,恰到好处。

世间有无数深情,却只有一个仓央嘉措,读他的诗,大凡都点感情经历的人,都会有所触动。

人的一生,总有那么几段忘不了的往事,一句“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解开了多少囚禁的心。

无数人吟诵他的诗,迷恋他传奇的人生,但其中又有多少人,能读懂他令人心疼的深情。

01

1682年2月25日,在刚刚竣工的布达拉宫里,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圆寂。

他的亲信弟子桑结嘉措,为了继续利用达赖的权威,掌管格藏传佛教鲁派(黄教)事务,就对外秘不发丧,还欺骗康熙帝说是达赖在闭门修炼,而且也没有派人去寻找转世灵童。

命运就是在不经意间会出现巧合。第二年,也就是1683年,仓央嘉措降生,谁也不知道这个孩子就是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

早在1985年,桑结嘉措就看中了仓央嘉措,只是当时并没有将实情告知仓央嘉措的父母,也没有公布于世。

而他们之所以选定仓央嘉措,是因为仓央嘉措的故乡,处于在偏僻的藏南门隅纳拉山下,这里安定、祥和,除了容易保守秘密,最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们大多信仰红教,若是培养出一个黄教教主出来,更便于发展黄教势力。

终于,在1696年,康熙帝在平定准噶尔叛乱中,从战俘口中无意间得知了五世达赖早已在14年前就圆寂了的消息。他极为愤怒,命令桑结嘉措立即刻寻找转世灵童。

圣命不敢违抗, 桑结嘉措随即派使者前去接仓央嘉措。

寻访的使者翻山越岭,来到门隅纳拉山下的宇松地区,找到了乌坚林村的农奴家,也就是仓央嘉措家里。

正值少年的仓央嘉措,器宇轩昂、才智过人,他不但擅长骑术和剑术,而且还会唱歌、作诗,风采斐然,在当地很受欢迎。

1697年,仓央嘉措被正式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9月,就被迎接到了拉萨。10月,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

布达拉宫虽然巍峨壮观、金碧辉煌,但他始终认为自己不属于这里,日子也过得特别单调。

每天除了和监护的师父们一起诵经、礼佛,就是学习枯燥无味的佛学经典,被浓郁的宗教氛围束缚着,青春无处安放,再加上背井离乡、举目无亲,更是心生孤独。

他的本性就是一个诗人。诗人就应该去呼吸自由,去天地之间流浪,放浪形骸。

于是,实在受不了清规戒律、繁文缛节的仓央嘉措选择了出逃。他悄悄换上藏族服装,戴上假发、戒指,手里拿着弓箭,乔装打扮成一个猎人,偷偷溜出了布达拉宫。

他隐瞒身份,去爬雪山、打猎,在拉萨的八廓街闲逛,和世俗的人结交朋友,并和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把酒言欢,这些朋友并不知道他就是藏族人民的活菩萨……

才华横溢的仓央嘉措放飞自我,无拘无束地燃烧着自己的诗情。就像他那首著名的诗歌写的:“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铿锵悦耳、热情奔放的情歌,还和朋友们一起即兴演唱。这些诗歌,很快便在民间传开了。

02

诗人本多情。仓央嘉措能够写出这么多优美的情诗,完全是因为他爱上了一个姑娘—仁珍翁姆,这个姑娘就是他灵感的来源。

相传,早在仓央嘉措入驻布达拉宫前,在家乡就有了心上人,还是青梅竹马。

这个姑娘,是藏族人,美丽动人,他们在一起耕作放牧,感情很深。心有所往,自然会厌倦布达拉宫无味而刻板的黄教领袖生活。

他还经常微服夜出,与女神幽会,不管佛教的清规戒律。

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来,铁棒喇嘛发现雪地上有外出人的脚印,顺着脚印寻觅,他发现这些脚印伸进了仓央嘉措的寝宫。

之后,铁棒喇嘛就审讯仓央嘉措,对他施用了酷刑,还在他身上贴满了喇嘛。皮肉之苦,并未阻止他的深情。

1702年6月,仓央嘉措在浩浩荡荡的僧团护送下,前往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讲经受戒。

本是无限荣耀的事,但仓央嘉措在万众期待下,先是拒绝了讲经,之后回绝了五世班禅的授戒,还亲自要回了他过去所授的沙弥戒。

这个举动,让桑结嘉措、三大寺的法师们大吃一惊。他们十分反感六世达赖的“浪荡”生活,苦口婆心,极力劝阻,依旧未能挽回仓央嘉措决意返俗的心。

得不到就要毁掉。谁知,桑结嘉措暗地里派人去刺杀仓央嘉措。意外的是,刺客并非是仓央嘉措的对手,刺杀未遂,仓央嘉措暂时逃过一劫。

政治上,黄教一直为了统治西藏在争权夺势,五世达赖圆寂后,桑结嘉措便开始了与和硕特族的长期斗争,并且矛盾日益尖锐。

1705年,桑结嘉措终于决定先下手为强,他秘密派人在和硕特首领拉藏汗的饭菜中投毒,不巧,计谋又未得逞。

拉藏汗王大怒,立刻调集大军击溃藏军,杀死了桑杰嘉措,并上书清政府,状告桑结嘉措蓄意谋反,而且他所立的六世达赖终日沉溺女色,花天酒地,不理教务,不是一个合格的达赖,建议贬废。

次年初,康熙帝下旨:“拉藏汗因奏废桑结所立六世达赖,诏送京师。”

1706年5月,拉藏汗借战乱之机拘捕了仓央嘉措,把他关在了拉萨附近的一个民居里。

他在那里,依然没有忘记他的朋友们和爱人。仓央嘉措给他们写诗,然后托人带出去送给他们。

这年6月27日,接到旨意后,拉藏汗命人押送仓央嘉措进京。在出发前,他写了一首《洁白的仙鹤》给仁珍翁姆:

洁白的仙鹤啊

请把双翅借我

我不会飞到很远的地方

只到理塘转转就回来

万万没想到,这首诗,竟然成了他与爱人之间的诀别诗,从此生死两茫茫。

在押解的途中,仓央嘉措在青海湖附近的公噶瑙尔不幸圆寂,年仅23岁。他圆寂之后,在灵塔殿里,没有人安放他的塑像。

史书上,有关仓央嘉措的记载特别少。从一个农奴家庭的儿子,到尊贵的活佛,他没有在佛教上做出什么成就,严格说来,也不是一个政治家,甚至关于他的死因也是一个谜。

但是,作为一个自由率真、才情浪漫的诗人,他被世人记住了,在他的诗歌里,他活了下来,写下了道不尽的情:“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如卿。”

诗歌综述

​ 仓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所写的诗歌驰名中外,不但在藏族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藏族人民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花异葩。引起了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藏文原著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版印出,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足见藏族人民喜爱之深。汉文译本公开发表和出版者至少有十种,或用整齐的五言或七言,或用生动活泼的自由诗,受到国内各族人民的欢迎;英文译本于1980年出版,于道泉教授于藏文原诗下注以汉意,又译为汉文和英文。汉译文字斟句酌,精心推敲,忠实准确并保持原诗风姿,再加上赵元任博士的国际音标注音,树立了科学地记录整理和翻译藏族文学作品的典范。仓央嘉措在藏族诗歌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开创了新的诗风,永远值得纪念和尊敬。 [8]

​ 仓央嘉措14年的乡村生活,又使他有了大量尘世生活经历及他本人对自然的热爱,激发他诗的灵感。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写下了许多缠绵的“情歌”。他的诗歌约66首,因其内容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遭挫折时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译成《情歌》。《情歌》的藏文原著广泛流传,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见藏族读者喜爱之深。中文译本海内外至少有10种,国外有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印地等文字译本。

内容之美

​ 仓央嘉措的诗歌表现了他短暂而传奇一生的爱与憎、苦与乐、行与思、感与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主题积极深刻,其思想内容上的特点主要如下:

1.大胆的写实性。仓央嘉措是宗教领袖人物,但他敢于写出自己的现实行动、内心感受和生活理想,突破了宗教对人性的束缚,大胆地向传统势力挑战,表现出巨大的勇气。

2.真挚的情感性。仓央嘉措的诗歌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诗中有初识乍遇的羞怯,有两情相悦的欢欣,有失之交臂的惋惜,有山盟海誓的坚贞,也有对于负心背离的怨尤,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生活的热切渴望与真挚追求。

3.深刻的哲理性。仓央嘉措的诗歌,有不少在叙事的同时,概括出丰富的人生哲理,通俗中透着深刻,给读者以启发。 [8]

形式之美

1.和谐的音乐美。仓央嘉措的诗歌运用了语言本身的抑扬节奏和藏族“谐体”民歌的特点,使诗歌韵律极强,呈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悦耳。主要表现在:一是运用民歌“谐体”的特点和语音的抑扬顿挫来体现韵律美。仓诗大多每首四句,每句六个音节,句法整齐,每两个音节一“顿”,每句分为三个“顿”,即“四句六音三顿”, 再加上一、三句表示语气未完的“扬式”和二、四句收尾的“降式”,就显得节奏清晰,起伏跌宕,简短有力,形成一种优美的音乐效果。

2.悠远的意境美。仓央嘉措的诗歌大量地运用了比拟、双关、象征、排比等手法,以此烘托渲染气氛,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创设出悠远的艺术境界,取得了完美的艺术效果。仓央嘉措堪称使用意象传情达意的巨匠,诗歌作品中各类意象比比皆是。事实上,意象的丰富性已经构成了仓央嘉措诗歌的显著特点之一。

3.通俗的自然美。仓央嘉措所处的时代,文人多受“年阿”诗体的影响,崇尚典雅深奥、讲求词藻堆砌之风盛行,而他却坚持将通俗的语言写入诗篇,使《情歌》语言简洁清新,平淡质朴,自然流畅,柔美委婉。

历史评价

​ 藏传佛教高僧对其评价: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独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义。也正因为如此,仓央嘉措在藏传佛教中一直被奉为六世,而把后来指定的六世达赖称为七世。

杜齐《西藏中世纪史》:年轻的仓央嘉措在其中成为受难者并非角的若干事件,他的结局、乃育护法神显示的预言,这一切都使人们原谅他的弱点。现在人们又普遍对他怀有好感了,他的奇怪举动被解释为神的一种朦胧隐晦的行为。

张松操:仓央嘉措是被造的神,他的叛逆却否定了造神运动本身。

南开大学文学教授荣立宇:仓央嘉措是藏族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诗人,其诗歌作品在整个藏区家弦户诵三百余年,深入人心,脍炙人口。

李学琴:仓央嘉措采用这种格律,写下了脍灸人口的《仓央嘉措情歌》,又推动“谐”体情歌的蓬勃发展,使之成为藏族情歌中一种影响大、流传广的诗歌格律,而与多段回环的`鲁’体情歌相抗衡。

西藏社科院原副院长、著名藏学家巴桑罗布:目前国内许多研究者都以猎奇的心态,把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塑造成了文学人物。

轶事典故

悲情爱情

相传仓央嘉措在入选达赖前,在家乡有一位美貌聪明的意中人,他们终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拉宫后,他厌倦深宫内单调而刻板的黄教领袖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恋着美丽的情人。他便经常微服夜出,与情人相会,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来,铁棒喇嘛发现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脚印,便顺着脚印寻觅,最后脚印进入了仓央嘉措的寝宫。随后铁棒喇嘛用严刑处置了仓央嘉措的贴身喇嘛,还派人把他的情人处死(也有说法只是将情人驱逐出拉萨放逐到远方),采取严厉措施,把仓央嘉措关闭起来。关于类似的浪漫传说还很多,但都以悲剧而告终。

拒绝受戒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6月),仓央嘉措在浩浩荡荡的僧团护送下离开拉萨,前往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按照计划,他将在那里为全寺的僧众讲经,然后由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他授比丘戒。这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仪式,没有人想过会出什么岔子,然而,就在所有人最最期待的目光之下,仓央嘉措先是拒绝讲经,随后甚至连受戒都拒绝了。

放弃抵抗

桑结嘉措和拉藏汗的矛盾演化为一场战争,拉藏汗调集蒙古大军击溃藏军,杀死桑结嘉措,并致书清政府,奏报桑结嘉措谋反,又报告说桑结嘉措所立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沉溺酒色,不理教务,不是真正的达赖,请予贬废。康熙皇帝于是下旨:“拉藏汗因奏废桑结所立六世达赖,诏送京师。”蒙古军队将仓央嘉措押送到哲蚌寺山下时被武装僧人营救到寺庙里,僧兵和蒙古军队战斗了三天三夜最后仓央嘉措为了避免无辜的伤害,独自一人从哲蚌寺走了出来,放弃抵抗。写下了那首著名的绝笔诗:白色的野鹤啊,请将飞的本领借我一用。

秘密转世

洛桑嘉措死后,桑结嘉措按照五世达赖的遗嘱,秘而不宣,秘密寻找转世活佛,也就是仓央嘉措,而后秘密的送往错那的巴桑寺里正式学习佛法,五岁开始学习文字,第一天就熟练的掌握了三十个字母,并能上下加字,逐一拼读。7岁时学习佛法,8岁时开始学习《吐古拉》、《诗镜注释》等,而《诗镜注释》对于仓央嘉措的诗歌影响巨大,相当于是其成为诗人的启蒙。

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